大家还记得这枚在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发布的小型张吗?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这枚邮票上的图案《浦江朝晖》就是装裱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的大型上海绒绣艺术壁画。
什么是绒绣呢?
绒绣是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布上绣制出的一种工艺美术结晶,享有“东方油画”的美誉。起源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融合中国传统技艺后得到发展。
2011年上海绒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今天就带大家来到上海绒绣传承人包炎辉先生主理的洋泾绒绣传习所,一起走进“国家名片”(邮票)与非遗绒绣的故事。
视频里琳琅满目的绣品着实“涨芝士”了,一针一线,虚实尽染。
用绒绣技法制作而成的科比像真的很震撼。
为了更好地推广传统绒绣,洋泾绒绣传习所不仅在创作内容上更贴近年轻人,也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更多“行走的非遗”以服装、配饰、手包的形式让绒绣融入时尚、回归生活。
还有邮政大楼笔记本!上海邮政与非遗绒绣的又一次梦幻联动。
每一个成功的作品背后都有一群坚守匠人精神的绣娘绣郎们(真的有男生哦),他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轻捻细线,穿梭于经纬之间,万物生灵皆能跃然布上,栩栩如生。
作为洋泾绒绣传习所的掌舵者,包炎辉带领着这群“能工巧匠”不断精进技术。
(包炎辉向参观者介绍绒绣工艺流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以邮票为载体,扩大非遗绒绣的传播力,推动传承与创新,让非遗绒绣在当代绽放新生。
(包炎辉展示《浦江朝晖》邮折)
(包炎辉父子在亚邮展《浦江朝晖》小型张展示墙前合影留念)
连接美好 无处不在
穿梭于时光的绒线
每一针都是对传统的致敬
“邮票”上的非遗
您心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