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青浦,你会想到什么?是朱家角的粽子?是练塘的土布?还是覆盖到村的便民服务站?这个端午,看青浦邮政如何用一颗粽子,一块土布,一批站点书写乡村振兴故事。
寻味非遗
一口软糯穿越三百年
不管你喜欢甜粽还是咸粽,不要错过青浦这颗“粽”。走进朱家角乡村振兴体验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据说有着近300年历史的非遗美食灰汤粽,以略带酸性的糯米为原料,用芦叶、粽叶包裹,将豆壳烧成灰,溶于水得到弱碱性灰汤,糯米在灰汤中浸泡,利用酸碱中和实现糊化碱化,不仅充分释放营养,还利于消化。
(图源自网络,侵删)
金黄粽叶轻启,豆灰碱香漫开。一口软糯穿越三百年时光,朱家角镇的乡村振兴体验馆里,一位游客捧着非遗礼盒笑得眯起眼:“听说这个粽子是非遗,很好吃的!”。
布上江南
一梭一线织就“非遗时尚单品”
和灰汤粽的味道一样令人期待的还有它的包装袋,融入了当地非遗土布元素,随手一拎就是一个“行走的非遗时尚单品”。
据介绍,青浦练塘土布也叫老布,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土布制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在上届进博会上广受欢迎的“进宝土布公仔”身上穿的就是青浦练塘土布,仅进博会期间,青浦邮政与进博文创馆联合销售量破万。
看过了粽子和土布你以为就结束了?不不不!这里还有精致的掐丝珐琅工艺制品,大清邮筒为原型制作的登山杖,各具特色的冰箱贴……每一样小玩意都在传递文化的力量,宝藏乡村振兴馆真的太宝藏啦~
便民服务站点
构筑乡村服务“神经末梢”
青浦邮政在重固镇徐姚村开设了全区第一家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点。这家供销便民店已经开了近30年,经历了两代人的传承,2022年由年轻一辈接下担子后,就立刻于2023年开展邮供合作。
青浦邮政成熟的投递网络和供销社的村(居)为农服务站结合,为周边居民提供快递自提、金融、批销等“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截至2025年5月,青浦区分公司已累计建成“邮供综合为农服务站”61个,与供销社的三年战略计划任务稳步推进,为青浦区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再添新动力。
服务乡村振兴,既是上海邮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也是践行初心使命,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上海邮政始终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大力推动文旅商体农深度融合,为城乡融合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邮政力量。
又是一年端午到
恰逢粽叶飘香时
上海邮政祝大家
端午安康,顺遂无恙
温馨提示:扫码下方二维码,享灰汤粽包邮到家。